2025年8月26日上午,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和文理学院William Claude Reavis讲席教授杨大利一行,受邀来我院作题为“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监管体制建设”的讲座。讲座由我院执行院长魏玖长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讲座中,杨大利教授首先回顾了监管概念的发展脉络及学术界的主要讨论。随后,杨教授以国际比较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中美两国监管体制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合中美两国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监管体系的制度逻辑、运行特点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杨教授特别指出,随着全球化与国家安全议题的交织,未来监管将愈加凸显其政治与战略意义。在交流环节,师生们围绕“双碳目标下的监管协同”、“监管研究的方法路径”等话题与杨教授展开深入讨论。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前沿观点,也拓展了大家对监管体制建设与挑战的理解,对今后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报告人简介:杨大利,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和文理学院William Claude Reavis讲席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主任,校长与教务长全球事务资深顾问,曾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主任、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
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拓展师生研究视野,2025年6月12日下午,公共事务学院邀请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李鑫副教授在线为学院师生作题为“Both/And的微观结构:实现既要又要的SMART策略”的学术报告。刘颖华老师主持报告会,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魏玖长教授出席会议并对李鑫副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感谢,本次报告会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参加。 李鑫副教授首先从“Integration vs. Differentiation”、“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Work vs. Family”等对立元素出发,阐释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寻求平衡或实现整合的重要性,并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管理学者提出的各种矛盾悖论的平衡整合方式虽然都被说成是要实现Both/And, 但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别。李鑫副教授通过打开Both/And黑箱并揭示其微观结构,进而提出一个SMART理论框架,并通过案例详细说明SMART理论框架的各个元素及其理论意义,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高水平学术报告。报告后,李鑫副教授与师生们就该理论框架的研究情境与现实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深受启发、收
为深入探讨国家重大需求背景下公共服务创新路径,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6月10日,公共事务学院在第五教学楼5206教室举办“公共管理与法学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系列活动。此次讲座特邀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欢明教授作题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叶五一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报告中,王欢明教授以“公共服务是什么、国家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如何围绕公共服务开展高质量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对公共服务概念与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围绕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王教授深入剖析了政企合作PPP模式、合作生产/共同生产(co-production)等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运作逻辑。针对智慧治理这一前沿领域,他以智能车棚与加装电梯、智能充电桩、智慧停车、智慧养老、社区食堂、小区安防等典型应用场景为样本,详细解读了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服务效能。他强调,在国家重大需求导向下,公共服务研究需紧密结合智能社会治理需求,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可及性与普惠性。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对公共服务的理解,也为大家提供了围绕公共服务开
The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of USTC, Copyright 2010, © All Right Reserved